通暢鄉村“脈絡” 筑牢振興坦途
初冬時節,在東海縣黃川鎮和屯村的田野里,飽滿的谷穗鋪滿田疇,沉甸甸的果實壓彎枝頭,一條條農村公路也迎來了最繁忙的時節。
在和屯村的田間,幾條新鋪的水泥路平整寬敞,通行暢順,車輛行駛平穩舒適。村民曹陽駕駛滿載稻谷的農用車行駛在路上,“現在這個路四通八達,而且很平穩,老百姓收莊稼便利多了。”
“前段時間的陰雨天給秋收帶來了不便,幸好有了新鋪的道路,將咱們受到的影響減少了很多。”駐村第一書記于保彥在幫助村民收稻谷時表示,“接下來,我們要帶領群眾把糧食收上來,把經濟慢慢搞上去。”
如今的和屯村,水泥路通到家門口,村民騎車幾分鐘就能到村委會,公交車延伸至村,老人在家門口就能坐車就醫。“路通了,村民參與鄉村建設的勁頭更足了。我們還要借著便利交通,完善農資服務站、農業合作社,讓大家種地更省心、生活更舒心。”于保彥的話語間,滿是對未來發展的信心。
交通是鄉村發展的“生命線”,更是民生福祉的“晴雨表”。在山左口鎮小楊莊,3.2公里的鄉道徐許路直達蜜薯種植基地。“往年路面坑洼,農機進田要繞行,現在直接開到田邊,一天能多運十幾車。”種植戶楊天泉捧著飽滿的蜜薯喜笑顏開。
在石榴街道興隆村,同樣困擾村民多年的“坑洼路”現在已經舊貌換新顏,9米寬的瀝青路橫安線成為農機馳騁作業的“金色通道”。“路修好以后,秋收方便多了。往后我還要多種點經濟作物,往外運輸也方便。”興隆村村民周徐正規劃著來年的耕種。
一條條農村公路,連接田野與城鎮,承載著民生與希望。近年來,東海縣以改善群眾出行條件、賦能鄉村振興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大力構建高效便捷、四通八達的現代農村路網體系,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實支撐。
今年,東海縣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工程年度計劃112公里,截至9月底,農村公路建設與改造工程總里程達132公里,完工比例達117%。1至9月,累計完成農村公路建設投資金額達2.2億元,占公路工程建設年度投資任務67.4%,提前4個月超額完成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工程年度目標任務。
隨著農村公路改造提升工程陸續竣工,一條條平整寬闊的公路貫通村莊、連接民心,成為推動鄉村振興、助力民生改善的幸福路。
清晨5時30分,溫泉鎮橫溝村菜農張大伯騎著三輪車行駛在橫安線上,輪胎與瀝青路面摩擦出輕快的聲響。車斗里的香菜還帶著露水,不到半小時就從田間送到了縣城水晶公園旁的集貿市場。早上6時前,他就在集市找到了一個好攤位。“以前路坑坑洼洼,摘了菜再運到縣城,早市都散了。現在路平車快,趕上早市買菜的人多,一斤還能多賣兩角錢。”他一邊卸貨,一邊笑著說。
橫溝村的香菜、小楊莊的蜜薯……來自全縣各地的土特產每天早晨匯聚一堂,吸引眾多市民前來選購。一頭是田間地頭待上市的特色農產品,一頭是群眾對高品質果蔬的需求和期盼,讓“菜園子”最快直達“菜籃子”,在此刻實現了“雙向奔赴”。
駕車行駛在東海縣農村,寬闊平坦的公路穿村而過,縱橫交錯的村內小路四通八達,一條條蜿蜒的農村公路串聯起了美麗鄉村的幸福圖景。
“接下來,我們將持續做好農村公路管護,改善人居環境,推進鄉村振興,讓農村公路發展成果惠及千家萬戶。”東海縣公路事業發展中心負責人表示。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