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凈化工業廢水主要有哪些技術?
根據《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技術指南(試行)》(建科[2011]34號)要求,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技術主要有:
(1)濃縮脫水技術
污泥濃縮是通過重力或機械的方式去除污泥中的一部分水分,減小體積;污泥脫水是通過機械的方式將污泥中的部分間隙水分離出來,進一步減小體積。污泥濃縮的方法主要分為重力濃縮、機械濃縮和氣浮濃縮,目前經常采用重力濃縮和機械濃縮;脫水主要有帶式壓濾脫水、離心脫水及板框壓濾脫水等方式。
(2)厭氧消化技術
厭氧消化是利用兼性菌和厭氧菌進行厭氧生化反應,分解污泥中有機物質,產生沼氣等可利用資源,實現污泥穩定化非常有效的一種污泥處理工藝,分為中溫厭氧消化和高溫厭氧消化。(3)好氧發酵技術
通常是指高溫好氧發酵,是通過好氧微生物的生物代謝作用,使污泥中有機物轉化成穩定的腐殖質的過程。
(4)污泥熱干化技術
通過污泥與熱媒之間的傳熱作用,脫除污泥中水分的技術。目前應用較多的污泥干化技術包括流化床干化、帶式干化、槳葉式干化、臥式轉盤式干化、立式圓盤式干化和噴霧干化等,可以將污泥干化至含水60%以下。
(5)石灰穩定技術
通過向脫水污泥中投加一定比例的生石灰并均勻摻混,生石灰與脫水污泥中的水分發生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和碳酸鈣并釋放熱量。達到滅菌和抑制腐化、脫水、將污泥改性和顆粒化的作用。
(6)其他技術
污泥熱解處理技術,是指污泥中有機質在缺氧條件下加熱到一定溫度裂解,轉化為燃油、燃氣、污泥碳和水的技術。污泥水熱處理技術,是將污泥加熱,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使污泥中的粘性有機物水解,破壞污泥的膠體結構,改善脫水性能和厭氧消化性能的技術,也稱熱調質。
2.城市地表徑流污染控制措施主要有哪些?
城市地表徑流污染主要由于晴天積累的污染物在降雨作用下形成徑流造成污染,具有面源隨機性間接式排放的特征,控制措施主要集中于污染源匯合的管理和控制上,可采用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結合的方法進行。
工程措施:通過技術性措施即工程方法來控制污染,如修建沉淀池、滲漏坑、多孔路面、蓄水池和處理污染的建筑物等。主要包括3個方面:1)對污染源的控制,將雨水徑流中污染物從源頭上控制在最低限度;2)對污染物擴散途徑的控制,通過研究雨水徑流污染物輸送和擴散規律,采取適當的措施,減少污染物排入地下或地表水體的數量;3)終端治理,通過自然生態技術或人工凈化技術來降解徑流帶入水體的污染物。
非工程措施:通過各種非技術性的管理措施指導和配合技術性措施。其具體的措施有分流制小區域水處理,增大城市綠化面積,污水管道混接的清理,清掃街道,加強對施工現場、機修廠、停車場廢棄物的管理,控制城市綠地肥料、農藥的使用等。